頭條 ▌真相揭秘:農資電商,為什么靜悄悄?
發布日期:2016-06-13 作者: 點擊:
1:低價策略,終究還是有問題的。
幾乎所有的電商,都是從砸錢開始,從低價開始,但這終究是一個現實的社會,利潤從哪里來?砸到什么時候是個頭?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電商,只以砸價為手段的電商,終于撐不住了。
2:Z后一公里始終沒打通。
電商號稱砍掉中間環節,但農資電商賣出去的貨物,真正到農民手里的并不多,砍掉的充其量也只是經銷商,從廠家直達零售商手里,農民并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,廠家和零售商的利潤不增反降。
3:今年的市場行情不容樂觀。
今年什么生意都不好做,農資行業也一樣。農民打工不掙錢,種地也不掙錢,對于土地的投入減少,沒有好的銷量,就意味著沒有利潤。為了銷售量,廠家和廠家之間,電商和非電商的競爭,越來越激烈。
4:假貨之痛,影響電商銷量。
現在的假貨,防不勝防,假肥料,假種子,假農藥,也屢打不絕,網購農資,意味著售后沒有保證,萬一買到了假貨,后果不可設想。所以,很多人為了安心,還是會選擇線下購買。
5:某些電商平臺,只是個別廠家的售貨平臺。
所謂的平臺,應該是真正的行業平臺,一些廠家或為了跟風,或害怕錯失良機,建立了自己的平臺,所以,銷售的貨物,主打的產品,還都是自家的。產品有限,始終無法滿足網購客戶所有的需求。
6:農資產品的特殊性,注定了其電商的局限性。
去年電商火熱,聽說有些電商平臺圈了不少錢,但很多貨物沒有銷售出去,還堆積在零售商的倉庫里。關鍵是每年情況都不一樣,病蟲害也不一樣,很多農民都是見病下藥,不是提前預防,也影響了農資電商。
農資電商,今年為什么靜悄悄?
農資電商,沒有想象的神奇,農資電商,也干不掉多少人,因為,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銷售,都是在耍流氓。
附微友觀點:
柏江江:網上沒有正規的監管制度和執法人員,魚龍混雜。你是不是很好奇為什么網上的那么便宜?到底是誰在賣?也許你搞明白了這些問題,自然就不會那么熱衷于網購了!首先咱們來探討這些東西為什么那么便宜?少了運費和渠道服務費這只是比較小的因素,Z大的因素是他賣的貨,來源是否正規?有沒有過期或者說是不是快到了有效期限(這點看看超市的打折商品便不難理解)。第二,到底是誰在賣,是廠家么?不太可能,廠家這樣做無疑是搞亂自己的市場和渠道。那是誰?我想一部分是經銷商,他們如果囤貨太多又快到有效期限,怎么辦?賣一點是一點,扔了就一文不值了。當然,這個還好一點,因為至少買得還算是真貨!還有更可怕的,那就是造假公司,他們賣的的假藥,成本很低,可以說就不需要什么成本,你說能不賣便宜點么?Z后我提醒,且不說網上賣的東西沒有技術服務,如果你從網上買了假藥,出現了藥害甚至造成了巨大損失!你找誰?你怎么維 權?一個真實的毛骨悚然的故事《一個因網購農產品自殺的故事》,如果你對這個故事感興趣,我在很負責的告訴,一個真實的故事。當然,你如果覺得自己能辨別真偽,能承受所謂的損失,那又另當別論。還有一點這里指的網購,是低價網購,不包括有些正規渠道的網購(如某些技術平臺推薦等)。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愚見,人無完人,可能我的認識也誤區,不足之處還望批評指正!